疫苗到底可不可以保護COVID-19 delta變異株?
在門診常常碰到已經符合施打標準但猶豫不決的年長病患問我: 王醫師你覺得我要打疫苗嗎? 給大家幾個事實:
1. 台灣在5月中旬爆發後,確診病例基因定序幾乎都是Alpha變異株(英國變種病毒株)。比起疫情初期的武漢病毒株,傳播力增加了6成,在沒有保護措施的狀況下,平均一個人可以將病毒傳染給4個人。
2. 從今年三月開始在印度流行的Delta病毒播率增加100%~220%、致死率未有定論,但重症率上升。臨床症狀更像重感冒包括發燒、咳嗽、喉嚨痛、流鼻水、呼吸困難,反而較沒有之前COVID-19特異性的症狀如嗅味覺喪失。
3. 台灣有沒有Delta病毒? 今年6月6日,一對祖孫自秘魯返台確診Delta病毒,截至7月7日已有17人被感染。
4. Delta病毒更容易感染兒童;英國公共衛生部報告提到5~24歲年齡層感染到Delta病毒的比例明約是過去其他病毒株的4~5倍之多。
5. 不論是之前只打過一劑疫苗或是真的被感染過COVID-19, 新的Delta病毒會逃避人體抗體,現行打兩劑劑型的疫苗(AZ,莫德納)”只打一劑”幾乎無法針對Delta病毒提供足夠保護力。
6. 完整打完兩劑BNT或AZ疫苗可以對Delta病毒株產生較足夠的保護力。
7. 目前COVID重症如何治療? 主要是系統性類固醇及申請IL-6單株抗體如tocilizumab(但要小心”抗藥性”可能會漸增加)。
結論:
1. 台灣雖然接種疫苗率雖較其他國家低,但確診率仍然較低是因為我們配合政府宣導防疫措施,最近大家逐漸”微解封”,其實還是要非常小心再爆發,尤其是針對傳染力更強且更容易感染兒童的Delta病毒株。
2. 新冠病毒的皮膚表現非常不具有特異性,”肢端凍瘡樣發紫表現”其實較多出現於白人,也不應從皮膚表現判斷是否有新冠肺炎。
3. 還沒施打疫苗或是只打一劑的(這應該是大部分台灣人的現狀)還是要謹慎保護自己! 目前尚未有死亡個案被判定死因與疫苗有關。
# 新冠肺炎
# Delta變異株
# 兒童